新郑最新规划(含龙湖等)
近日,新郑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(2024—2035年)草案公示,来看核心内容,或许能看清这个位于郑州主城区与航空港区纽带上的重要组团。
新郑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
(2024-2035年)草案公示稿
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
发展定位
全国对外开放枢纽经济联动发展平台
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新高地
河南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区
三大主导产业
现代食品、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
一个兼容产业:电子信息
一个辅助产业:商贸物流
精准谋划产业布局
临郑片区:主导产业为科技研发、装备制造(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机器人、低空装备方面,兼容商贸物流及其他现代生产性服务业)。
郭店片区: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(主要为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、智能化物流装备、智能化农业机械和环保设备等方向,兼容适度现代物流)。
薛店片区:主导产业为现代食品、装备制造(主要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、新能源发电和储能装备,兼容电子信息)。
和庄片区:主导产业为现代食品和生物医药(兼容适度的高端材料制造、现代物流和一定的生产性服务业)。
本规划分为围合范围和规划范围两个层次
围合范围包括和庄片区、薛店片区、郭店片区、临郑片区四个部分,总面积40.26
平方千米。规划范围为围合范围内的城镇开发边界范围,总面积31.80平方千米。
搭建产业创新平台
龙湖创新谷:依托中原工学院,河南机电学院,河南工程学院等重点院校和研发机构,集聚资源,整合资源,打造郑南创新高地。
莲湖创新谷(区域统筹):推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、现代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平台,是集“科、产、人、城”融合发展的科技人才双创区,面向区域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平台。
推进融郑融港
统筹区域交通大通道、产业发展廊道及生态廊道,构建“一轴三带多廊”的“融郑融港”的战略空间结构。
其中一轴为中华路融郑经济发展轴、三带为华南城大道融港功能带、102省道融港功能带、人民路融港功能带;多廊则为串联区域的多条生态廊道。
统筹四大片区,经开区构建“一体、两翼、三主、四片区”的整体发展格。其中一体为新郑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整体;两翼则为北翼郭店片区+临郑片区,南翼和庄片区+薛店片区;三主为现代食品、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;四片区为和庄片区、薛店片区、郭店片区、临郑片区。
重塑空间结构
“两核驱动、六心同筑、一轴三带、四区共建”,其中“两核驱动”为临郑科技创新区(龙湖创新谷)和临港科技创新区(莲湖创新谷);“六心同筑”是两个综合服务中心和四个片区的工业。
邻里中心;“一轴三带”为中华路产城镇一体联动轴、华南城大道科技创新发展带、102省道高端制造发展带、人民路产城融合发展带;“四区共建”是依托经开区四大产业片区错位协同共建中部高端产业新高地。
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
构建“十一横、十纵”的干线公路网络:十一横:华南城大道、新老107连接线、汇通路、轻工路、黄金大道、102省道、莲花路、中兴路、学院路、人民路、炎黄大道;十纵: 107国道、紫荆山南路、郑新路、郑新快速通道、求实路、中华路、暖泉路、解放路、庆安路、神州路。
结语
随着新郑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的出炉,融郑融港将进一步加速。从本次规划来看,四个片区,两大创新谷布局,将引领开发区快速发展。在轨道交通方面,融郑涉及7号线、9号线、12号线、K1线;融港涉及21号线、22号线、23号线、9号线、K1线。
